1、不乱买辅导书。 关于数学,我一本辅导书都没买(高三),从高三发的第一张卷子起到最后一张我高考结束后全部留着,厚厚的三打。这些卷子留好后你从
艺术生数学提分攻略
1、不乱买辅导书。
关于数学,我一本辅导书都没买(高三),从高三发的第一张卷子起到最后一张我高考结束后全部留着,厚厚的三打。这些卷子留好后你从第一张看的时候和辅导书是一样一样的,因为高三复习的时候都是按章节来的,所以条目很清晰。
2、每一张卷子不留题。
不留错题和不明白的题,把每一个题目都弄明白,不会的就去问别人问老师。我一开始也不好意思去问老师,因为我基础太差了,可能我不会的题其实只是一个公式题,所以我都是问周围的同学,所幸我周围一圈学霸,每一个都被我问烦了要 在这里要感谢一下他们~
我们老师当时特别喜欢给我们做模拟题,都是他做了的题然后剪贴出来的卷子,所以每道题都很好也是我说过不留题的原因。因为做套题的时候就算你很多都不懂,但是选择题中的集合那些题总都会做,不至于像做导数数列那些单元的卷子一样欲哭无泪(数学不好的人都懂我!)所以可以多做套题来增强自己的信心。
3、整理错题。
这个其实真的挺重要,但我前面也说过,我是一个超懒的人,所以我没有做 但是我在后期快三模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个的重要性,所以把所有卷子集中起来把错题回顾了一遍,不一定动笔(太懒)去做,在脑子里想一遍,一般只用不到一分钟一道,这个时间什么时候都抽得出来的。高三后半年,把每一次考试的错题搜集起来,积累的就是考试精华。
第一类问题———遗憾之错。
就是分明会做,反而做错了的题;比如说,“审题之错”是由于审题出现失误,看错数字等造成的:“计算之错”是由于计算出现差错造成的:“抄写之错”是在草稿纸上做对了,往试卷上一抄就写错了、漏掉了:“表达之错”是自己答案正确但与题目要求的表达不一致,如单位混用等。
第二类问题———似非之错。
理解的不够透彻,应用得不够自如;回答不严密、不完整;第一遍做对了,一改反而改错了,或第一遍做错了,后来又改对了;一道题做到一半做不下去了等等。
第三类问题———无为之错。
由于不会,因而答错了或猜的,或者根本没有答。这是无思路、不理解,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。
我分析了近期的几张试卷后发现,这几类错误的比例是2:7:1,得出这个结论事情就好办了,因为我知道一点做不出和因粗心做错的并不是太多,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对概念理解的并不深刻,这是光靠背诵、练习所无法解决的。
4、整理笔记。
关于数学的笔记我有两本,一个是我们老师总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,一些公式的记忆以及法则概念之类的(这个要好好记!做题的时候经常用到!没有公式做题简直是… )另一本是关于一些好题难题错题典型题,把这些题从纸上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再做一遍,到高考前我把这个错题本又全部重新做了一遍(当然,这个由于太懒,有的题有点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)
5、关于卷子。
由于题目要剪下来(这年头谁还自己抄题快去给我站墙角!,反正你要是非要手写也行)贴到笔记上,所以我都是要两张卷子,两张卷子一张自己做,另一张用来剪题(有的时候正反面都有就很讨厌啦 所以我有的时候拿三张 )
ps:自己做的那张卷子呢做完听题的时候要做好标记,我有一套晨光的彩色笔,还蛮好用,把不会的题在题号标一种颜色,会但是典型的一种颜色。一定要把做题过程在卷子上写清楚!一定要把做题过程在卷子上写清楚!一定要把做题过程在卷子上写清楚!重要的事说三遍!否则你看卷子时说忘就忘哭都没地方哭。
6、关于老师。
老师长的帅啊 大于一切优点啊,要努力寻找老师的闪光点,毕竟老师对于学习兴趣还是影响很大的。
老师幽默有魅力也是非常可以的。
7、信心。
当时数学就算很不好的时候我也没有放弃过,有一股谜一样的自信,觉得我一定能学好…别问我为什么…我也不知道…总之就是对自己有信心一点!一定会成功!最后,老师讲的怎么样很重要,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努力!
实在不愿意做题的时候完全可以玩一会,但是你要知道你浪费的时光会在成绩中体现出来,你所放弃的要用更多的时光来弥补。最后希望所有学不好数学的好同学和学得好数学的乖同学,学习无忧~心意顺遂~
每个人在学习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问题,不管是学习上的问题还是心理上的问题,都需要找个人沟通,在这时候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商量,互相切磋解题之道,了解其他人的解题思路,同时也是拓展自己思路的有效方式。